信息公开

时间:2022-10-28 22:21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衡量一所高校研究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能力的重要标志。为全面提升学院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改革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有效促进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发展,有效服务于我省三地一区建设,根据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具体要求为依据,以提质培优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及创新服务摆在学院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全面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服务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十三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研为专业建设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导方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激励、约束机制为手段,以省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为抓手,造就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方向明确、充满活力的学术团队,不断加强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稳步提升,达到了建设目标。

(一)“十三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成效

科研实力明显增强。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58项,其中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9项,人文社科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246篇,其中三类以上论文103篇。获批各类专利35项,出版教材、专著27部,近五年科研经费投入143万元。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有效运用专业建设成果,通过技能培训、技术咨询及联合技术革新来实现,近五年完成技术技能培训千余人,联合技术研发11项,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大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放学、学术会议,共选派57人次参加学术会议,举办校内学术及专业报告23场,有效的促进了校内外学术交流,扩大了学校学术影响力。

科研管理日趋规范。逐步完善各种学术规范、教科研项目管理和教科研经费使用办法,强化学术行为的制度约束。修订了《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严把结项关,结项率和结项优良比例明显提升。近五年项目结项率达到75%,其优秀率为12%

(二)十三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的差距与不足

十三五时期学院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短板仍然存在,高质量教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标志性成果缺乏。科研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研团队尚未组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偏弱;科研项目数量偏少,结构亟需优化;社会服务的影响力和显示度不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亟需提升;国际科研合作尚属空白。

三、“十四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机遇和挑战

(一)十四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的机遇

一是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新时代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成果运用与创新日益重要,职业院校不仅在人才培养上要全面提升,在技术改造和创新方面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二是学院主管部门自2019年起划归省委宣传部,对接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行业资源极大丰富,为学院服务社会提供了高端平台。三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获批,学院自身建设迎来重大机遇期,在人财物及科研平台建设方面都有了建设基础和拓展空间。

(二)十四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的挑战

一是学院整体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不高。学院作为文科为主的院校,科研及技术服务实力不强,社会服务局限于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深度和宽度不够。二是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还未建立。学院尚无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科研激励制度没有建立,科研水平亟待提高。

四、“十四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的发展目标

以校企联合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途径,以国家级项目突破和标志性成果产出为目标,以创新制度建设和学术环境营造为保障,培养一批在学术、专业领域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到十四五末,学院整体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应用研究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学研工作取得实效并得到社会认可,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术环境和氛围明显改善。适时筹建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干部培训中心”“安徽省传媒技术研究所,保持年教科研经费平均增长10%,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建立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力争年均授权专利数达到10个,年均科技成果转化数4个,年均培训和鉴定人次达到在校生数量,社会服务年均到账经费200万元以上。

五、“十四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打造团队,提升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改革完善科研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学院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加强经费投入,力争实现十四五期间年科研经费平均增长10%。以学术带头人遴选与培养为中心,通过内培外引方式组建专门科研团队,加大博士层次学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重点扶持研究方向符合学院办学定位、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潜力大、研究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力争建立省级以上科研团队1-2个,努力实现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加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建设一批非遗大师工作室、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艺术创意大师工作室。

(二)突出特色,探索科学研究平台建设

立足安徽宣传文化领域,抓住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最佳机遇期,发挥我校技术应用领域的优势,探索智库建设。聚焦安徽和长三角宣传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省委宣传部平台,适时建立传媒领域产业或技术研究所,凝练1-2个联合研究项目、智库建设项目;深化科学研究体制改革,形成科学高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完善研究平台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多元独立的资金渠道。

(三)发挥优势,强化区域宣传文化领域服务力度

根据安徽及长三角区域宣传文化领域发展需求,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融媒体、全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宣传文化领域需求,学校发挥自身学术研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等方面的优势,拓展安徽新闻出版培训中心职业评价工种范围和等级,鉴定工种范围拓展到广播影视、表演艺术等专业领域,涵盖学院全部专业群,大力开展职业评价鉴定等工作。创新鉴定形式,探索企业定制、线上线下混合等职业技能鉴定新模式。十四五期间,将安徽新闻出版培训中心打造成省级示范职业技能评价中心,实现年均评价规模达2000人次。

(四)产教融合,组建职教集团引领行业协同发展

继续推进与安徽新媒体集团、安徽广电集团、中国声谷等代表性企业加强务实合作。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创新制造、科技服务等,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能力。推进学院与行业领军、优势企业的融合发展,共建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争创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组建由省委宣传部主导,学院牵头,省直宣口、各市宣传文化旅游部门为骨干的安徽传媒职教集团。整合校企双方育人资源,搭建人才培养合作、招生就业合作、科技创新合作、社会服务合作、产业合作和职业教育研究合作等五大合作平台,助推宣传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助推传媒行业协调创新,助推安徽宣传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创省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

(五)创新激励,维护良好的科研和社会服务环境

创新科研及社会服务激励、评价、管理和绩效分配制度,营造追求卓越、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加强各类项目管理,规范经费的使用;加强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研绩效分配政策;尝试社会服务项目混合所有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强化信用管理,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六)科教融合,加快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树立科教融合理念,深化科教结合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逐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选派一批优秀的职业本科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和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建设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高水平论文和标志性成果产出,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达到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及职业本科设置要求提供有效支撑。

(七)开放合作,推动科研和社会服务资源聚合、成果转化

加强校校、校地、校企的合作与交流,利用好省委宣传部及其科研团体、行业企业的研究资源,推进校、企、地各方在科研及社会服务方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借助职教集团建设,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聚集各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资源。推进与安徽创新馆、中国声谷的科研及技术研发合作,校企联合组建创新研发平台,尝试高质量科研项目突破,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力争年均授权专利数达到10个,年均科技成果转化数4个,社会服务年均到账经费350万元以上。

六、“十四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由分管院领导负责,教务处具体实施各项建设工作,保障规划做实做细、落地生根。

(二)制度保障

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科研及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尊重学术权力,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坚持学术本位,尊重学术规律,发挥学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术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科研项目奖励制和绩效考核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等机制激发教师科研潜力和动力;开展科研岗位试点,鼓励科研型教师到校内科研平台专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三)资金保障

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为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财物全方位保障。完善科研与社会服务奖励制度,针对不同项目、成果、工作的特点,建立多层次、全覆盖、重实效的奖励体系;完善校内科研平台、团队及教师经费资助管理办法,探索差别化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成效;设置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专项经费,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推动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工作开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与学校发展同比例增加;加强经费的监督与管理,提高经费投入效率。

(四)过程保障

抓好科研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保障能力。强化科研信息收集与传递,及时发布科研相关信息,准确解释国家政策和文件精神;提升项目全过程服务能力,为教师提供从立项申报、项目实施、预算执行、结题验收、成果保护及推广应用的全方位科研咨询服务;提高科研服务信息化水平,完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涵盖科研管理相关的项目、人员、经费等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机制,实现校内科研管理实施过程及科研成果的动态监管,提高科研管理效率。